我國魷釣漁業肇始於1972年。初期以西北太平洋及紐西蘭水域之漁場為主,於1983年開始西南大西洋漁場,及2002年開始東南太平洋漁場。2015年則僅有三處,規模依序為:西南大西洋、西北太平洋(主要是秋刀魚)及東南太平洋。所利用之對象物種主要有四,分別為西南大西洋之阿根廷魷(Illex argentinus)、北太平洋之秋刀魚(Cololabis saira)或赤魷(Ommastrephes batramii),及東南太平洋之美洲大赤魷(Dosidicus gigas)。船隊規模約100艘漁船。主要使用漁具為魷釣機,並可機動調整為棒受網漁具(捕捉秋刀魚)。
臺灣魷釣漁船在西南大西洋漁場之主要目標物種為阿根廷魷。阿根廷魷為全球重要的頭足類漁業資源之一。在1980年代以前,其年產量約3萬餘公噸。在東亞國家投入開發後,其年產量迅速增加,最高超過100萬公噸(1999年)。近10年(2005~2014年)平均年產量為51.6萬公噸。漁撈國家有:沿岸國家(巴西、阿根廷等)、歐洲拖網船隊(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波蘭等),及東亞魷釣船隊(中國、臺灣、韓國等)。
阿根廷魷分布於西南大西洋之巴塔哥尼亞陸棚區,及延伸之陸坡區,即大約23°~54°S範圍。主要漁場為西南大西洋之近岸(neritic)水域。通常集中在三處:42°S,45°~46°S及54°S附近。漁期為每年11~12月至翌年6~7月間。阿根廷魷依產卵的時間與地區,至少可分為四系群(stock):(1)南巴塔哥尼亞系群(Southpatagonic Stock, SPS):在秋季(4-6月)時,於陸棚南方(45陸至48°S)福克蘭洋流水域產卵;(2)伯納西斯-北巴塔哥尼亞系群(Bonaerensis-Northpatagonic Stock, BNPS):在冬季(7-9月)時,於陸棚北方(35º至38.5º)之巴西洋流與福克蘭洋流輻合區產卵;(3)春季產卵群(Spring-Spawning Stock, SpSS):在春季(9-11月)時,於38°S至40°S之近岸至中央陸棚處(50至100米深)產卵;(4)夏季產卵群 (Summer-Spawning Stock, SSS):在夏季(12-2月)時,於42°S至45°30’S 之中央陸棚至外緣處(80至150米深)產卵。臺灣魷釣船隊主要釣捕對象為SPS及BNPS的產卵集中群。主要分布於南、北陸棚之陸棚外緣處,及陸棚與陸坡邊界處。
阿根廷魷為跨界洄游物種。其生活史過程洄游橫跨許多國家(巴西、阿根廷及福克蘭島政府)之EEZ水域,以及公海水域。其資源量評估工作,必須收集各漁業國之漁業作業資料。但目前尚無RFMO運作。福克蘭群島政府於1987年劃設半徑150浬之水域為「福克蘭島臨時保育區」(Falkland Interim Conservation Zone, FICZ),以控制努力量(漁船數),配合漁期間111 之資源量評估進行管理。在漁期開始前,依歷史作業紀錄與暫訂族群量資料,核發漁船執照(控制努力量)。漁期開始後,應用Leslie-Delury遞減模式評估每週阿根廷魷之資源量。當資源量降至管理目標時,即關閉漁業。管理目標為維持產卵系群生物量之逃逸量比例為40%,或以4萬公噸為門檻。阿根廷則自1993年規定,外國籍漁船可以租船(charted system)或聯合投資(joint venture)方式在阿國EEZ作業。
自1970年代起,美洲大赤魷即為中南美洲沿岸國家(如墨西哥、秘魯及智利等)之目標物種,但年產量皆少於1萬公噸。在1990年代中期,亞洲國家之大型魷釣船隊加入開發(日本、南韓1990年,中國2001年,臺灣2002年),使漁獲量快速增加。在2004年約80萬公噸,為當年全球漁獲量最高之魷類物種。在2014年更達116.2萬公噸,為歷史高點。近10年(2005~2014年)平均年產量為85.5萬公噸。產量最高之五國依序為:秘魯、智利、中國、墨西哥及臺灣。
臺灣魷釣船隊於1992年由政府補助至秘魯外海試驗開發美洲大赤魷資源。但因製成品味道偏酸,市場接受度有限,故業者未繼續開發。在2001年,因阿根廷魷漁產量減少,部分魷釣漁船遂於2002年轉往東太平洋釣捕美洲大赤魷,開始我國之美洲大赤魷漁業。於2002~2015年漁船數為5~29艘,每年漁產量為0.5~3.9萬公噸,平均年漁產量為1.9萬公噸。
美洲大赤魷為大體型之魷科物種,其最大體長可達1.2公尺,重量達65公斤。美洲大赤魷主要分布於東太平洋赤道水域,在1997年後漸往極地方向擴張,於南、北半球皆達緯度40度附近水域,即北至阿拉斯加西南部,南至智利。主要漁場有三處: 加利福尼亞灣、中美洲外海及南美洲沿岸至外海。五國主要作業漁場在南美洲秘魯與智利外海處。